个人简介
张卓,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8届毕业生,中南大学2021级社会学博士。2021年到2022年分别在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杭州之江实验室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交流;2023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武院)兼任实习研究员。
大学生涯回顾
负笈随师,博学笃志——是我的整个本硕博生涯的归纳。
2014年入学开始,我只是一个懵懂的新生,从大一加入学生会开始,慢慢接触辅导员丁老师以及各位授课老师。在各位老师的引领下我渐渐改变了腼腆的性格,提升了工作能力,也参与了诸多的校园活动,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知和了解,逐渐领悟新生时期的生活旨趣。当时虽然英语较差,却有了考研的想法。通过和恩师刘芳老师以及同专业的学长学姐交流,大二和大三逐渐确立了考研目标。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英语、统计技能,参与挑战杯比赛,同时考取了人力资源师三级证书。大三和大四期间,得益于学院和老师对我们专业的合理课程安排,使得我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去备考,顺利考上中南大学硕士。整个本科学习生涯就是跟随诸位老师的引导,可谓负笈随师,达成目标。
2018年硕士入学伊始,我进行了多方位知识学习。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英语、统计、编程、数学,丰富自我的学术技能,提升科研能力。硕士期间,我提前确定研究方向,辅助方法为定量分析和大数据研究,因而在课程中积极向任课老师学习社会学理论和论文写作方法,课余时间积极努力的学习ABM仿真模拟、数据统计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与可视化、自然语言处理、GIS可视化等技能。在参与中山大学2019年“计算社会科学讲习班”时学习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内容;此后不断自我深化,学习了R语言数据可视化、Python自动化数据分析、Python爬虫、GIS地理信息可视化等。在研二时就以Netlogo仿真建模、R语言科研绘图、Python自动化数据等科研技能进行科研,用其他软件辅助研究,并且熟练掌握初等、高级社会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神经网络、弹性网络(Elastic Net)、主成分分析(PCA)等;熟悉QGIS、Stata等科研软件以辅助科研。科研技能和科研经历的扩展,加上硕导严格的培养,使得我在读研期间就发表了三篇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从而顺利读博,继续进行学术方面的深造。
感恩母校在本科阶段对我培养,感谢恩师手把手的指导和提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大学期间,拼搏奋斗才是青年学生的使命。
职业生涯体悟
我的职业生涯体悟可以归纳为“春诵夏弦,博观约取”,即努力才能提升自我,要多方位锻造自身能力。
努力学习和锻炼是提升自己的关键,持之以恒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本硕博期间,我坚持努力扩展和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我参与了国内不同实验室的学习项目,在不同的场景中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从中选取有价值的学习内容。2016年冬天,我跟随华心社工机构进行低保家庭审核,培养了自身的调研能力。硕士期间,我在2018年至2019年任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老师助理,在辅助老师们处理奖助学金和学籍工作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处理数据、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在2019年8月-2020年1月,我担任中南大学至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督导助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学习了解了社会福利机构的实际运转情况。同年暑假,赴湖南常德进行社工站建设实地督导,对乡镇社会福利服务有了进一步深入和真实的了解。
多方位发展是成长的途径,开拓视野是进步的源动力,主动走出舒适区,接触更广阔的领域知识,才能使能力得到延伸提升。为学习了解前沿科研知识和专业动态,我在博士期间分别参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学习交流项目,向仿真模拟部门与北大清华的老师们学习交流多智能体仿真建模的经验,开阔眼界的同时,提升了自己仿真模拟的技术和能力,在硬实力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我有幸成为了杭州之江实验室的实习研究员,在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交流学习智能社会治理项目的落地经验和实践方案;为了理论实践的融合应用,我成为了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实习研究员,进一步拓展了自身在社会仿真和智能社会治理方面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寄语学弟学妹
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能迎来掌声和鲜花。
(文 张卓 审核 陈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