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本科生教育  科学研究  学科与研究生  师资队伍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学院新闻>>正文

副院长柴国生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喜获“良好”等级结项


发布时间:2024-12-06 点击:[]


12月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11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我院副院长柴国生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至唐宋时期燃料利用与社会生态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19BZS105)”,经责任单位审核、省级主管单位受理、全国社科工作办审批以及同行专家严谨鉴定后,一次性通过验收,并在全国429个结项项目(333个项目予以结项、95个项目暂缓结项)中脱颖而出,荣获“良好”等级评价(结项证书号:20244173)。

自项目立项以来,柴国生教授率领课题组成员紧扣研究任务,深耕细作,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拓展探索,取得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学术成果,成功发表于国内高水平期刊、政府部门以及学术交流平台,展现了团队在社科研究领域的智慧与影响力,赢得了良好的反响。其中,项目同名结项专著书稿共九章25万余字,围绕秦汉至唐宋时期燃料利用与社会发展、生态变迁的互动与影响,从历史演进下燃料利用的整体视角,采用多学科结合、点面结合、纵横结合、量化研究等方法,系统考察秦汉至唐宋时期燃料生产、消费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民众生活、生态变迁间的能量流动,探究燃料利用与社会发展、生态变迁的演进规律,探讨了古代中国千年辉煌的物质原因,可补已有研究不足。此外,还对古代燃料利用的经验教训的总结、珍贵遗存的继承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也为当前的能源利用与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支持和有益借鉴,是能源史、科技史等领域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力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支持力度最大、申报竞争最激烈、过程管理最规范、成果质量要求最高、结项审核最严苛的国家级项目,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此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高质量结项,充分体现了柴国生教授科研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所具备的深厚底蕴和研究功力,彰显了我校、我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等系列举措的重大成效。(通讯员 渠颖 审核 付琛瑜)

上一条:我院副院长柴国生教授受邀为郑州纺织服装产业专利导航培训会作主题报告 下一条:我院举办2024年“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