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而不能恐慌”
——致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师生的公开信
近日,湖北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短时间疫情迅速向全国很多省市扩散。疫情发生后,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一方面应该重视起来,认真做好疫情防护,积极配合政府集中打赢抗击疫情攻坚战,同时也要保持理性,端正认知,避免心理恐慌、持久的心理应激和负性情绪传染。根据当前疫情,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社会工作系心理健康工作室,结合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经验,对学院广大师生作如下建议:
第一,保持阳光心态,提升免疫能力。人类在危险和灾难面前会出现临时的应激心理,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积极调动各种生理和心理资源,集中精力采取行动解决和消除面临的危险和痛苦。比如遇见老虎、狮子等野兽,我们会以比平时比赛还要快的速度进行逃跑;家里遇到窃贼,我们会表现得异常勇敢,使出浑身解数与之斗志斗勇。但应激事件过后,我们会身心疲惫,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部分身体机能受损。这些应激事件虽然爆发力强,但持续时间较短,对人造成的伤害也相对较小。而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但爆发力强,而且专家预测疫情还会持续一些时间,所以对人的身心造成的伤害会更大,会导致人出现持续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无助等心理症状,长期的心理伤害会造成人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受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精神异常、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生理疾病。抗击新型病毒感染,人的身体机能和自身免疫能力是最重要的,这次病毒易感人群一部分是老年人,另一部分是身体免疫力差、有疾病的人,所以保持阳光心态、提升自身免疫力是战胜肺炎疫情的重要一环。
第二,切勿轻信谣言,避免心理恐慌。每当灾难和危险降临时,因为情况不明,群体中的个体感觉对危险失去可控性,往往比较敏感,容易轻信谣言,传播谣言,夸大灾难的危险性,这一点在信息时代显得尤为明显。当前,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官方媒体的正规报道,也有个体通过微信、微博、抖音、QQ、今日头条等发布的非正式信息。官方媒体有严格的采稿用稿流程,发布的信息一般是准确的,而公民个人通过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很多没有经过现场求证而盲目发布则变成虚假信息。在疫情面前,此时的互联网更是谣言四起,“武汉卫健委领导带病毒逃到上海”“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老板是政协原副主席儿媳”“全国目前有10万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某某城市封城”“某某高速封路”“吸烟可以杀死病毒”,这些小道消息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肆意传播,导致成千上万的居民产生心理恐慌,大肆囤积医疗和生活物资,对公民的心理安全和社会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这些信息后来被证明都是虚假信息,谣言的发布者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谣言止于智者。作为高校师生的我们,此时此刻更要相信政府,多看官方媒体的正式报道,不听小道消息,不传谣不信谣,不让负性情绪传染,不给国家抗击疫情添乱。
第三,相信科学技术,坦然面对疫情。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每日发布全国疫情基本情况,很多居民看到每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不断增加而感到恐惧,担心自己也被传染,“有的不敢吃从外面买来的食物,怕病毒寄生在食物上”“有的即使在家挨饿也不敢出门购买生活物资”“有的不敢打开门窗,怕病毒从门窗飘进来”“有的甚至有疑病症状,轻微咳嗽、流鼻涕、发烧而坚信自己感染病毒,在发热门诊排着长队等待就医,导致真正需要就医的感染者不能及时就医,同时又产生了交叉感染”。我们想说的是,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患者5974例,即使按照悲观的确诊病例上万例的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发病比率也只有十万分之一左右,目前发病后的死亡率是2.3%,比普通的很多常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低的多。所以,在疫情面前,我们既要配合政府全力阻击病毒传播,又要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病毒的发展规律、传播渠道以及新型肺炎的主要症状和就医程序,避免浪费资源,造成人为恐慌,坚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战胜疫情。
第四,端正心理认知,学会心理疏导。当前的疫情是客观存在的,国家各行各业面临着困难,大多数公民在疫情面前也面临着大量的困难和困惑,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难以解决短期内集中爆发的大量经济社会问题。在疫情面前,我们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类症状和心理失调,当面临心理问题和困惑时,我们要树立积极的认知,学会心理自助。对于此次疫情,很多人感到沮丧,因为疫情不能出门,不能旅游,不能去影院,不能聚会,不能走亲访友。但反过来想,这又何尝不是好事呢!现实社会的喧嚣,我们平时很难集中较多时间学习专研和陪伴家人,现在非常时期不能出门,我们正好可以在家里看看书、搞好学习、做好科研、陪伴家人,这样既节省了开支,又促进了亲情和事业发展。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则易疏不宜堵,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学会如何有效宣泄和疏导。大家可以做一些室内运动进行宣泄,可以打电话给亲朋好友诉说自己的心扉,可以在书的海洋里与作者对话,可以自己做一些放松训练,也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郑州大学葛操教授发起了“河南应对疫情在线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工作室的老师也加入了该志愿者服务,有需要做应激心理咨询的师生可以扫描附件1的二维码加入该群,联络员会根据您的需求免费安排心理咨询服务。
附件1:河南应对疫情在线心理援助志愿精英团
附件2:肌肉放松训练
放松时,松开个人所有的紧身衣物,轻松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上,双臂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与上身轻轻后靠。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脚趾肌肉放松—小腿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并注意体验放松时的感觉,如发热、沉重等。例如小腿肌肉放松是将双腿向后上方朝膝盖方向用力弯曲,使小腿肌肉紧张,保持该姿势10秒钟后慢慢放松。20秒钟后,做相反动作。将双脚向前下方用力弯曲,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每次放松训练20分钟,可安排在晚上睡觉之前进行。
附件3:意象训练
我仰卧在水清沙白的沙滩上,沙子细而柔软。我躺在温暖的沙滩上,感到非常的舒服。我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耳边能听到海浪拍岸的声音,我感到温暖而舒适。微风徐来,使我有说不出来的舒畅感受。微风带走了我的所有思想,只剩下那一片金黄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海岸,思绪也随着它的节奏而飘荡,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轻轻吹来,又悄然离去,它带走了我心中的思绪。我只感到细沙的柔软,阳光的温暖,海风的轻缓,只有蓝色的天空和蓝色的大海笼罩着我的心。温暖的阳光照着我的全身,我的全身都感到暖洋洋的,阳光正照着我的头,使我感到温暖和沉重。
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右肩,我的右肩感到了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右手,我的右手感到了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又流回到我的右臂,我的右臂感到温暖和沉重。暖流流进了我的整个后背,我的后背感到温暖和沉重。轻松的暖流从后背又转到了我的脖子,我的脖子感到温暖和沉重。
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左肩,我的左肩感到了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左手,我的左手感到了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又流回到我的左臂,我的左臂感到温暖和沉重。
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轻松。我的心跳也越来越慢,越来越有力。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右腿,我的右腿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右脚,我的右脚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又流回到我的右腿,我的右腿感到温暖和沉重。
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轻松。我的心跳也越来越慢,越来越有力。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左腿,我的左腿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左脚,我的左脚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深。轻松的暖流又流回到我的左腿,我的左腿感到温暖和沉重。
我的呼吸越来越慢,越来越轻松。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腹部,我的腹部感到温暖而轻松。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胃部,我的胃部感到温暖和轻松。轻松的暖流最后流到了我的心脏,我的心脏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越来越深,越来越轻松。我的整个身体都已经变得非常平静。我的心里安静极了,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一切,周围好像没有任何东西。我安然地躺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非常地放松,十分地自在。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心理健康工作室
2020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