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第七届暨2019年中国能源与法律论坛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来自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原工学院等各大高校的学者,电力电网等能源企业的专家,以及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政府部门的领导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由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博导叶青教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欧阳昌裕、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法律顾问唐明毅博士致辞,我院张金艳副院长应邀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本次大会的主题围绕完善国家治理能力与能源法制度创新展开,张金艳副院长就能源国企投资运营制度方面,以“国企核心竞争力提升:现状、探源及反垄断法制完善”为主题进行发言。张金艳副院长从“竞争性国企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及出路——由中兴事件管窥”、“制约竞争性国企核心竞争力提升之探源——市场公平竞争视域”、“助力竞争性国企核心竞争力提升之法制路径——反垄断法制完善”、“结语——写给中兴事件后,国企改革中的竞争性国企”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2018年上半年中兴通讯遭遇的“缺芯之痛”不仅使中美贸易战备受关注,更引发国人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竞争性国企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问题的反思。处于我国新一轮国企改革大潮中的竞争性国企在历次国企改革之后效率已大大提升,但是近年来依赖于资源、政策等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垄断或市场支配地位在备受民企诟病的同时,也抑制了国企进一步自主创新的动力。在不断混改背景下,由资源政策优势走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竞争优势将是竞争性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依赖。围绕不断打破制约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部竞争环境培养之囹圄进行相应法律制度创新与完善,则是竞争类国企核心竞争力提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最后,张金艳副院长总结提出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要归结于自我约束与自我创新两方面,而以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为核心因素的自我创新尤为重要。
针对张金艳副院长的发言,华北电力大学博导、周凤翱教授认为在全球市场公平竞争的趋势下,此项研究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中美贸易战以及即将发生的各种战中,首当其中的是企业,目前是民营企业,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国企,且是能源等重头行业的国企,此课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华东政法大学博导、张璐教授认为,张金艳副院长的研究为未来可能去掉红利政策的国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何去何从提出了思路与具体的实现路径,为我们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建构了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最后,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钟瑚、华东政法大学博导肖国兴教授做小结与闭幕致辞,他们从政党、政府与公司治理能力,数字化规制与绩效,能源战略与规划、法律组织等方面对参加本次大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领导作出期望与建议,认为本次大会非常成功,大家受益良多,期待明年继续办出高质量的能源法律论坛。
我院王云鹤博士一同参加此次论坛,并在会议期间与大家进行了充分交流。此次参会进一步开阔了教师视野,对于我校法学一级学科及交叉学科建设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