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本科生教育  科学研究  学科与研究生  师资队伍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会>>校友风采>>正文

校友生涯故事汇(第3期):知识产权2016级校友秦林滋


发布时间:2023-11-07 点击:[]


个人简介

秦林滋,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专业2020届毕业生,于2020年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和建筑学学士学位。现为唐河县人民法院五级法官助理。

大学生涯回顾

我于2016年9月入学中原工学院,本着对法学的兴趣和好奇,我加入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这个大家庭,选择了知识产权专业。初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课是付琛瑜老师讲授的法理学,也正是付老师的循循善诱,让我懵懂之中对“真正的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学好法学的信念。

大学期间,在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和言传身教下,我学到了法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学习的思维和方法,先后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镇泰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在2016-2017学年学生工作中因表现突出,被校党委宣传部评为“先进个人”。同时通过修读工学第二学位,我的思路和视野更加开阔,我深刻认识到法学并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而是一门必须重视实践运用的学科。于是学习理论知识之余,我参加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参加了学校2017-2018学年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被校社联聘任为2017-2018学年“法律服务社”社长,多次参加并组织法律服务社普法宣传活动;并利用暑期参加“唐河县大学生挂职锻炼活动”,积极到县法院实习,认真完成专业设置的实践课程和调研活动;在班主任胡翠平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的论文《加强“新工科”人才知识产权素质教育研究》,获得第三届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二等奖。在实践中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理论知识,我对法学越来越热爱,也更加坚定了我毕业后要从事法律职业、要做一个法律人的信念。最终,在大学毕业之际,我参加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

职业生涯体悟

本着要从事法律职业的目标,结合我感兴趣的方向—--民事诉讼,在规划职业生涯时,我给自己列出了三个方向:公司法务、律师、法官助理,并分析了这三种职业的特点和门槛:公司法务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合同管理、诉讼管理、制度审核等,通过招聘就可以入职;律师的工作内容一般即代理诉讼,需要有法律职业资格,且实习满一年后考核通过才可执业;法官助理的工作内容即辅助法官办案以及处理其他工作,除了需要法律职业资格外(法院科员岗位不需要),还需要通过当地公务员考试被录用,门槛最高。由于并未深入体验过这几种职业,我想可以通过应聘先了解这些岗位的招聘对象、招聘条件、实际工作情况等。于是,大学毕业之际,我先是参加了校园招聘活动,了解了几家公司的法务招聘条件,通过参与一些面试活动,初步对应聘面试有了了解。

毕业后由于疫情,我选择了在南阳当地工作,在亲朋的介绍下我来到了青剑律所进行了一年多的实习。实习期间,从一开始的帮助指导老师整理卷宗、准备应诉材料,到独立撰写诉状、整理证据目录、参与庭审,在不断地参与、请教、探索、总结中,我逐渐掌握了民事诉讼的流程以及常见民事案件的代理技巧。在律所实习期间,我全程参与办结了两起破产案件,基本掌握了破产案件相关知识。除了诉讼相关活动外,实习期间我常年在南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48法律服务热线值班,通过热线以及面对面为当事人答疑解惑,我在法律实务上有了进一步的积累,我也认识到普及公益法律服务的重要性。随着参与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在下乡进行普法宣传的过程中,我更真切地体会到我利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为他人答疑解惑在基层普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22年,我参加了河南省考,决定报考基层法院。填写报考志愿时,我的指导老师赵新律师告诉我,律师的工作是为己方当事人代理诉讼,法官则是通过公正的裁判让双方当事人定纷止争,尤其在基层法院工作,能更清楚地掌握基层群众的诉求,也能够更好地回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2022年8月,我被唐河县人民法院录用后,开始了工作生涯的新阶段。初到法院,通过政治理论培训、在立案庭以及刑庭轮岗,我对法院工作有了基本的了解。最终,我被安排到行政(综合)审判庭辅助法官办理各类行政以及民事案件。从一开始的送达手续、开庭记录到草拟文书、文书校对纠错等,一年多来,我已经基本熟悉各类行政、民事审判工作以及辅助工作,也对此前一直不太熟悉的行政诉讼有了浓厚的兴趣。

工作一年多来,我协助法官办理了300余起行政、民事案件,积极参与案件协调化解工作,积极参与“行政送法下乡”“送法进机关”等系列普法活动,并获得唐河县人民法院2023年第三季度“辅助标兵”荣誉称号。

通过积极辅助办案以及参与各类活动,我对审判工作更加熟悉,也感受到基层法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深切地感受到基层法院是司法服务的前沿阵地,更是让人民群众直观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第一道窗口。

记忆深刻的有一件赡养纠纷案件,原告已逾七十岁,行动不便。受案后,承办法官带着我来到老人居住的村委,在了解老人及子女的情况后,我们通知老人及其子女到村委,在村干部和治安调解主任的协助下进行释法说理。最终,老人的几个子女达成一致赡养协议,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这起案件的办理,让我深刻感受到基层法官能给基层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也对法律的初衷、对司法的目的、对法官的职业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思考,真正理解了司法为民的涵义,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做好基层法官助理工作,将来成为一名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为民法官”的信念。

寄语学弟学妹

在毕业三年之际,能受到母校的邀约,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成长生涯故事,我倍感荣幸!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再次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三个词。第一是“行动”,当人生岔路出现时,可能你们会迷茫、会犹豫,但是我想说的是停止内耗、立即行动,不要怕做无用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坚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第二是“坚持”,漫漫人生路,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和磨难,但请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坚持下去一定会看到彩虹;第三是“学习”,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也请一定要坚持学习,坚持向书本学习、向经验学习、向他人学习。

最后,我想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奋进的时代。奋斗虽然过程很辛苦,但请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曾经眼中有光的少年,走出半生,归来依旧少年!

祝愿学弟学妹们,眼里有光,心中有火,用行动、用坚持、用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无悔人生!祝愿母校能够桃李满园,春晖四方,更展宏图,再谱华章!祝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越来越好,培养出更多有情怀、有信仰的法律人!

上一条:校友生涯故事汇(第4期):知识产权2014级校友张震 下一条:校友生涯故事汇(第2期):社会工作2008级校友李婷婷、2010级校友黄路娟

关闭